粘度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粘度计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再忆郑培民榜样的力量引领我们铿锵前行-【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6 05:31:23 阅读: 来源:粘度计厂家

中国共产党内,一心为民、勤政清廉的好干部有很多,郑培民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共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的郑培民有一个外号叫“三民书记”:爱民、亲民、一心为民,这是所有优秀共产党员的共性,郑培民领悟得很透彻,实践得也很彻底。在湖南乃至全国,郑培民的名字与杨善洲、任长霞、孔繁森、焦裕禄等等一起被传颂、被怀念。

正是因为有了郑培民这样的优秀党员、模范干部,才让党和人民的事业有了发展和保障,才让人民群众的福祉有了提高,也才让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近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共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入选100位优秀共产党员名录,被列为改革开放40年“榜样的力量”。

今天,观潮君与大家一起翻开尘封的历史画轴,重温共产党员郑培民的优秀品格,坚定我们前行的步伐。

群众需要的时候,一定要在场

多年后,当赵强再次回忆起郑培民时,心情仍然有些激动,用严肃的口吻告诉观潮君:“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郑培民同志在视察汛期堤垸工程。

湖南省纪委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监察组长赵强曾给郑培民当过“1000天秘书”,对于郑培民,他有着更为贴近的视角,作为亲历者也有着更为真切的感触。

1990年5月,时任湘潭市委书记的郑培民被调往湘西自治州担任州委书记,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种“退步”,因为长株潭更接近“中心”,而湘西则地处边缘,郑培民坦然接受了组织的这一安排。郑培民初到湘西时,因其长得慈眉善目有些“菩萨像”,所以有人怀疑这一任州委书记可能是个“好好先生”,不会有什么作为。但“菩萨像”的郑培民,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了群众利益的担当。

赵强回忆起一件往事,至今仍有些难以忘怀。那时郑培民刚到湘西不久,调研后发现当地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力供应单一依靠小水电站发电,到了旱季往往会电力供应紧张。

电是现代工业的粮食,没有电工业就得不到发展,不能发展工业,社会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所以在湘西引进大电网,改变湘西供电依靠小水电站的格局,是迫在眉睫之举。“那时候有一个背景,当时湘西是全国小水利发电布点的重点支持地区,国家也的确在湘西投入极大。”赵强告诉观潮君,要想在湘西改变原有的供电格局,一方面要在地方上形成共识,另一方面还必须得到国家部委的同意和支持。

为此,郑培民带着赵强专门去了北京,当一个司长看到关于改变湘西小水电供电格局的报告时,并不是很赞同这一设想。赵强至今回忆起这件事都有些感慨,他当时以为郑培民书记会放弃,“硬来,是有些冒险的”。

但没想到的是,为了湘西的发展,郑培民书记没有放弃,而是反复做工作,让自治州的意见得到了统一。多次说明情况后,国家部委考虑到发展大局,最终对这一做法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在赵强的印象中,郑培民的专车里常备着被子,因为他经常带着司机和秘书到下面县里去,有时候半夜也回不到吉首,就只能在车上凑合一夜。

电影《郑培民》中的镜头。

有一次半夜11点多赵强被叫了起来,保靖县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客车侧翻,5人死亡、20多人受伤。郑培民带着赵强和司机3个人在接近零点的时候出发去现场,到了现场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所有人都十分惊讶,都这么晚了州委书记竟然来了。

“事后我问过郑书记,为什么那么晚了还一定要去。郑书记告诉我,那是群众最需要他的时候。”赵强后来明白了,到了现场就能让大家感到安心。

发生任何事,领导务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这是郑培民书记经常讲的工作原则,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国骥告诉观潮君。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1992年10月,郑培民从湘西自治州党委书记调任湖南省副省长,1995年10月郑培民调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正式成为湖南省的主要领导之一。

在这期间,张国骥无疑是接触郑培民时间最多的人之一。作为郑培民的时任秘书,张国骥对郑培民有着极为真挚的感情。“他就是我的领导,但同时更像一位好老师、好兄长、好朋友。”张国骥回忆说,在卸任郑培民的秘书后,他曾为郑培民的为官为人做过总结: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张国骥后来请了一位书法家,将这两句诗写了下来送给了郑培民。这也是他在郑培民秘书任上,送给领导的唯一礼物。

“郑书记为官为人优点特点很多,但我觉得他有两点是特别突出的,一是他为官为人的高洁,一是他为官为人的宽容。”张国骥说,郑培民除了“三民书记”外,也被称作“三不书记”:“不唱高调,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

▲1991年4月,时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的郑培民同志在永顺县高坪乡雨龙村参加春插。

湘西是湖南最穷的地区之一,为了尽快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郑培民在那里大力推广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并且经常亲自下田示范。郑培民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担任州委书记时,爬过湘西最难爬的山,走过湘西最难走的路,去过湘西最穷的村子,住过湘西最穷的人家。

在湘西两年多时间,郑培民跑遍了湘西全州218个乡镇,住过30多个乡镇。除去在省里开会、办公需要的时间,在“开门见山”的湘西,这是一个没有机会喘息的数字。

而在湖南常德地区,人们记忆中的郑培民,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省委领导,而是和他们一起找沙袋、堵缺口的抗洪战友。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

在郑培民担任省委副书记时,家中曾被两个小偷撬门而入。但翻箱倒柜之后,并没有什么收获,只偷得了4000元钱和两条香烟。

4000元钱,是女儿出差时预支还没来得及归还的公款。盗案破获,小偷的坦白与郑家所报数字完全吻合。

湘西凤凰县火炉坪村曾是郑培民担任省委副书记时的联系点,火炉坪村党支部书记龙玉虎至今仍然记得郑培民到火炉坪时的情形。“我陪着他去农户家里,他揭开了锅盖看看我们吃什么,还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吃饭,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饭菜,晚上就住在农户家里。”

郑培民的精神,永远照耀我们前进的路

张国骥告诉观潮君:“培民书记是一个十分讲原则的人,几十年中,他的妻子杨力求女士的工作单位只变动过一次,就是从湘潭市新华书店调到了省新华书店,仍然是一名普通职工。”

一次郑培民要从长沙前往湘潭开会,当时儿子郑海龙在湘潭大学读书,想搭父亲的车去学校。谁曾想,郑培民上车看见儿子在车上,知道他想“蹭”公车,当即就把他“轰”了下去。

杨振湘是郑培民妻子杨力求女士的亲哥哥,作为亲人的他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曾写道:“培民最怕什么?他最怕亲戚朋友请他说情、帮忙。而我们最怕什么?最怕有人找我们请培民说情、帮忙。因为每到这个时候,他就变得不讲人情,我们求他帮忙办事,一次也没办成过。”

“他一辈子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张国骥回忆起这位曾经的老领导十分感慨。

2002年3月,郑培民被调到中组部考察组工作,因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郑培民铜像。

在火炉坪的那座小山丘上,中组部为郑培民立的铜像依然炯炯有神地眺望着远方。听当地村民说,偶尔还会在铜像前发现成束的鲜花。

今天我们忆培民、说培民、赞培民,其实是为了学培民!学习他的心系群众、为民谋利;学习他的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学习他的坚定信念、清正廉洁;学习他的恪守尽职、鞠躬尽瘁。

对于今天的广大党员干部而言,郑培民不只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名字,而是一面供人时刻自省的镜子,我们可以从他的人生片段里窥视岁月的光斑,以及自己心灵的影子。红网时刻特约作者 观潮的螃蟹

电源集中管理器

疥疮克星

扁杏

沈阳火锅

交变高低温箱

簇绒机